商標侵權版權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羅亞菲
原標題:款式抄襲維權之困及破局思考
針對大量款式侵權時,維權策略的設計是重中之重。主要思路之一是選擇最核心的產品和權利(商標、著作權、專利、特有裝潢等)予以維權,并通過核心產品的維權達到要求侵權人停止主要產品侵權的目的,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尋求通過和解談判等形式要求對方一攬子停止全部侵權行為的機會。思路二是既要見樹木又要見森林,對于可以論證對方整體侵權或不正當競爭時,要善于抓住機會,盡量在單個侵權行為中并行主張不正當競爭,或直接將不正當競爭行為作為論證對方侵權的主要方向。
款式(Design)是商品承載的以形狀、圖案或色彩組合而成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钍匠u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各行各業(yè),常見的“網紅款”、“明星款”、“同**品牌款”、甚至“適用于**品牌”等詞匯常常就是“同款”的代名詞。
款式抄襲的情況在服裝、飾品、鞋包等領域尤為突出。比如,近幾年,網紅經濟產業(yè)不斷發(fā)展的同時,很多網紅服裝店鋪明目張膽地進行“拿來主義”。此種現(xiàn)象對于原創(chuàng)設計者們非常不利,特別是目前中國的獨立設計師品牌尚在萌芽階段,設計師們花費大量時間、心血,以及巨大的試錯成本開發(fā)出來的爆款,可能一天之內就能成為網上泛濫的仿款,這是對原創(chuàng)者們心血的踐踏。對于國內外知名品牌就更是如此,比如BV(Bottega Veneta)的專利新款云朵包,經淘寶搜索,發(fā)現(xiàn)有上萬條鏈接打著“云朵包”的字樣銷售同款,有些還附上了明星或網紅的照片和視頻作為賣點。再比如,某國外知名的飾品品牌,每個月五號都會新推出幾十或上百個新品,深受消費者喜愛,但新款出來僅五天后,就可以找到有些網店緊隨上架全部的新款銷售….
在目前的知識產權立法環(huán)境下,對于款式抄襲侵權的知識產權保護可以遵循幾個思路:著作權保護、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有一定影響力的名稱包裝裝潢保護等路徑。面對抄款行為,權利人們常常問IP法務和律師們:什么樣的維權策略是最佳的?所謂“最佳”,權利人們又常常帶有維權的時間、成本、效率等多種現(xiàn)實考量和訴求——時間上希望最快以免貽誤獨占市場的商機,成本上不希望通過分散的、小額的、曠日持久的訴訟花費大量的金錢。對于有多款、甚至全店整體抄襲的情況,此類訴求更是迫切。
不同產品可能的保護路徑不一定相同,權利人應該結合產品的特性、權利的穩(wěn)定狀況、侵權產品的特點、不同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和流程等方面進行周嚴分析并作出選擇。對于嚴重或大范圍的款式侵權現(xiàn)象,單一維權思路可能在時間、效率、節(jié)省維權成本以及節(jié)約司法資源方等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本文僅從該角度進行觀察、分析和思考,篇幅所限,對市場活動中的合理借鑒與侵權的邊界、各權利的保護范圍和基礎等問題不在本文詳述。
■ 著作權保護模式
在大部分服裝、玩具、鞋包等款式抄襲的案件中,如果用著作權進行權利主張,首要需要證明其權利人對設計作品擁有著作權,如舉證作品設計底稿、首次發(fā)表或者公開使用的證明材料等,證明自己是原創(chuàng)作者及作品具有獨創(chuàng)性。
由于著作權是“創(chuàng)作即生成”的原則,登記非強制形式,著作權人只需提供是創(chuàng)作者的初步證明即可。但對于國外權利人,尤其是全球發(fā)行的知名品牌,其權利一般在國外形成,往往需要通過公證認證的流程才能作為證據使用,故實際舉證過程較為麻煩。
如果僅涉及少量的款式抄襲行為,著作權侵權之訴是最常用的救濟手段。但針對某些大量的、甚至整體全方位的抄襲現(xiàn)象,僅訴其個別款式顯然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全部款式都起訴又顯得訴訟太過龐雜。這不僅因為每項權利證明的提供看起來很煩瑣,在辦理案件過程中也往往因為大部分法院要求每個著作權分別立案而變得工作量巨增——可以想像在多項款式侵權需要每項單獨立案的情況下,即使案件原被告相同侵權事實近似,案卷材料仍會堆積如山。
款式侵權在符合著作權法保護的前提下,一般是給予美術作品的權利保護,這種保護形式侵權賠償金額普遍不高,權利人很少能真正從經濟效益上獲得快速、充分的補償。
■ 外觀設計專利保護模式
有部分創(chuàng)作者將原創(chuàng)設計申請為外觀設計專利,希望借此獲得專利的強保護。
但外觀設計申請和授權的周期較長(平均4-6個月,有的更長),待專利授權后才考慮起訴往往已經晚了一步。再者,由于申請費用較高且每年還需繳納年費,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權利人一般只能選擇有限的款式進行專利申請,這難免會出現(xiàn)有部分設計進入市場后變成了“爆款”卻因未提前“押寶”申請專利而事后無法要求專利權保護的情況。且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還可能面臨專利無效等風險,權利人需要提前預估并準備足夠的預算應對,這也使部分權利人對專利保護望而卻步。
專利訴訟一般也是一案一訴的原則,這也會導致訴訟案件不得不劃整為零,分散作戰(zhàn)。在南京圣迪奧時裝有限公司與劉某等人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中,南京中院將原告主張的九項成衣的外觀設計案件合并為一個案件號進行審理,是目前能查詢到的少數(shù)將不同外觀設計案件合并進行審理的案例。
■ 包裝裝潢侵權之反不正當競爭保護模式
包裝裝潢之訴是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范疇(即按照《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第二款: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理論上針對“爆款”可以考慮以該方式予以保護,但在實際過程中,證明“爆款”有一定的影響且容易導致混淆需要較高的證明標準,需要結合該商品的銷售時間、銷售區(qū)域、銷售額和銷售對象進行綜合判斷。
綜上可以看到,單個權利救濟都有各自的便利性和不便性。針對偶發(fā)的、或個別款式的侵權情形,權利人可視自身權利的狀況,從時間效率保護力度大小等方面選擇合適的權利和方式予以維權。針對某些侵權情況嚴重的,如整體抄襲、系統(tǒng)性全面山寨的情況,單獨運用上述權利并不能根本解決侵權之痛,不正當競爭之訴可能是根本性解決問題的關鍵。
系統(tǒng)性整體抄襲權利人產品的行為與個別款式侵權的行為相比,程度和性質已經發(fā)生了變化,該行為性質已經上升為作為同業(yè)市場競爭者,為從整體經營上獲取競爭優(yōu)勢,不經誠信勞動,直接搶奪他人的智力成果,其行為的后果是使自己獲取不正當?shù)慕灰讬C會,剝奪或減損了他人合法的市場利益。其搶奪的智力成果,也不僅僅局限在某單獨款式的產品,還可能包括他人整體運營品牌的智力成果總和。
在《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六條中列舉了常見的混淆行為,包括侵犯有一定影響力的包裝裝潢、企業(yè)名稱、商品名稱、域名等。《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七至十二條還列舉了其它不正當競爭的行為,包括虛假宣傳、商業(yè)攀附等。這些都是常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除此以外,該法第二條還從誠實信用原則以及公認的商業(yè)道德等方面作了一般性的規(guī)定??梢岳斫猓灰贤歉偁幷叩纳矸?,違反誠信和公平原則,導致不正當競爭,均可以考慮不正當競爭法的救濟途徑。當然在實務操作過程中,在權利救濟的時候還需要釋明具體需要保護的權利或權益性質,平衡《反不正當競爭法》與特別法的關系,普通的民事侵權行為與《反不正當競爭法》中的侵權行為關系,打擊侵權以及鼓勵市場競爭的關系等等。
據初步查詢,目前大部分法院針對不同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并未特別要求分案處理,這給權利人在一個訴訟中解決多種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爭議提供了機會。筆者研究了近年來的部分典型案例,匯整了部分法院整體解決侵權爭議的觀點,以供參考。
1. 針對商業(yè)攀附的反不正當競爭法保護——南京圣迪奧訴劉某侵害外觀設計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在前述南京在南京圣迪奧時裝有限公司訴劉某等人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中【2】,南京中院不僅將9個專利案一并審理,還允許原告增加了不正當競爭的訴由。經審理,法院認定被告以下行為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行為:
第一:被告使用了與原告同款服裝的相同貨號。圣迪奧公司通過不同的數(shù)字組合對不同款的服裝進行標識,每一款服裝的貨號都具有唯一性。由于貨號和服裝款式之間的這種對應關系,消費者在購買相關商品的過程中往往以貨號作為關鍵信息進行檢索,從本案上述公證購買過程也反映出,貨號可以被看作是具體某款服裝的代稱。被告在其銷售的服裝上使用與圣迪奧公司同款服裝的相同貨號,目的是為了引導消費者通過貨號檢索到其所銷售的產品,獲取不正當?shù)母偁巸?yōu)勢。第二,被告銷售衣服的吊牌價和成份等標識信息與原告同款服裝相同。本案中,涉案網店在與圣迪奧公司款式相同或近似的衣服吊牌上標識相同的價格,在洗標上標識完全一致的面料成份,使消費者在進入商品頁面后,通過了解商品頁面中對相關商品的詳細描述(包括款式、成份、價格),進而判斷其質量與圣迪奧產品一致,促使消費者作出購買決定。第三,劉**在涉案網店以及衣服標牌上使用“嚕嚕比比圣迪奧”的標識。雖然穆**注冊了“嚕嚕比比圣迪奧”商標,但劉**與圣迪奧公司共同從事服裝經營業(yè)務,系同業(yè)競爭者,其對原告享有較高知名度的“圣迪奧”字號應當知曉,劉**注冊商標時沒有合理避讓,庭審中亦未能對該商標的含義作出合理解釋。
法院認為,被告的上述行為有搭便車的主觀故意,通過不誠信、不正當?shù)男袨榕矢搅嗽娴纳套u,對原告所具有的法律上值得保護的合法利益造成了損害,構成法律所禁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特別是上述認定中的第三點,在被告有注冊商標的情況下,法院仍認定了使用行為構成了不正當競爭——該認定最有相當?shù)膭?chuàng)新性。近日浦東法院判決的New Balance 訴新紐巴倫(中國)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案件(判決金額1080萬)中,也再次體現(xiàn)了注冊商標的使用與應遵循誠實信用原則這一裁判思路。
2. 針對特征識別庫財產權益的不正當競爭法保護——美商公司訴成都藍飛互娛不正當競爭案
在美商公司訴成都藍飛互娛科技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一案中【3】,美商公司主張被告侵害NBA特征識別庫財產權益。特征識別庫包括NBA球員、主教練、管理層肖像的集合體,以及球員的卡通形象、姓名、綽號,以及球隊的名稱,隊標、球員清單等多項。廣州知識產權法院認為,上述特征構成了NBA的特征識別且可以商品化并給美商公司帶來商業(yè)利益,故屬于應該保護的民事權益。被告違反了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違反了誠實信用原則和公認的商業(yè)道德,通過不正當競爭手段損害了美商公司的民事利益,故該行為整體上具有“制止的必要”。
該案的認定非常新穎??梢韵胂瘢绻凑諅鹘y(tǒng)模式,美商公司將這些權益分別一一主張,在NBA涉及30支球隊幾百位球員及教管人員的情況下,這將是浩如泥沙般的工作量。美商公司勝訴的關鍵在于其匯整了NBA集體肖像權和特征識別庫的具體內容,該內容屬于美商公司獨有(或被授權擁有),可商品化帶來財產利益、并且可以作為一個整體的權益要求法院予以概括保護。
該案或許可以給部分原創(chuàng)公司或權利人一些啟發(fā),即如果匯整自己公司產品/品牌的“特征識別庫”可以形成整體民事權益并得到整體性保護嗎?例如:在珠寶品牌中,代表性產品、產品系列組合、產品名稱、特定貨號名、產品線、色彩組合、宣傳風格等,這些的整體使用可以構成該品牌獨一無二的“靈魂”(核心競爭優(yōu)勢)嗎?是否可以形成壟斷的財產性權益因此得到類似的保護?畢竟,對于部分不勞而獲、亦步亦趨、跟風而上的抄襲者,明確整體性權益作為保護客體,再援引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條予以規(guī)制,是打擊侵權最簡明有效的途徑。該類型案例不多,上述思路是否可行還有待于在理論和實務界進一步探索。
3. 特有裝潢+人物形象的不正當競爭保護與著作權侵權的民刑結合——美致智等公司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在樂高訴美致智等被告著作權侵權糾紛和不正當競爭案中,被告在其開設的網店里全面抄襲樂高的拼裝積木多達3個系列18款產品,按法院要求,該案的著作權糾紛被拆分成18個訴訟由法院分別審理,同時,樂高公司還另案提起了針對相同被告的不正當競爭糾紛之訴(共計19個案件)【4】。
在不正當競爭訴訟中,樂高公司主張了被告三項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侵犯三個系列產品特有的包裝裝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六人角色形象抄襲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以及被告系統(tǒng)性抄襲樂高產品、侵害核心競爭優(yōu)勢并破壞市場競爭秩序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一審法院僅認定了前兩項不正當競爭行為,未對第三項予以支持。由于樂高公司未在一審判決后上訴,故無法判斷二審法院廣州知識產權法院在美商公司訴成都藍飛娛樂不正當競爭案中、對于整體抄襲通過“整體特征識別庫”民事權益作出過突破性認定和判決后,會不會對樂高案中的系統(tǒng)性抄襲作出肯定的判定。但筆者認為這個方向還是值得繼續(xù)探索和嘗試。
另外非常值得借鑒的是,樂高公司還就此案發(fā)起了刑事打擊,借由民事著作權訴訟中對每款產品的著作權侵權認定結論以及刑事案件中版權委員會鑒定,上海檢察院目前正在對本案提起公訴。檢察院認定被告生產銷售的47個系列663款產品均構成侵犯了樂高的著作權,非法經營額高達3億元。民刑結合的打擊查處方式顯然是一網打盡惡意盜版的最徹底方式。
4. 款式設計、商品名稱及網文的綜合保護——克里斯提· 魯布托 (Christian Louboutin)訴歐某商標侵權及不正當競爭案
該案因具典型特色被評為2019年廣東省十大涉外知識產權案件。原告是法國奢侈品品牌紅底鞋品牌,被告通過開設網站、APP,微信大量抄襲原告的款式多達百款,使用原告商品簡稱CL或紅底鞋,直接抄襲原告網站文章,并通過以上方式銷售侵權產品(最終實物帶有侵權商標)。對于以上行為,如果原告選擇對被告抄襲的百余件商品逐一提起著作權、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或商品名稱的不正當競爭之訴,不僅會極大浪費法院的司法資源,也會增加原告的維權成本,尤其考慮到原告是國外企業(yè)的情況下,上述維權方式非常不現(xiàn)實。
在原告發(fā)起商標侵權加不正當競爭之訴后,深圳南山區(qū)法院對此判決為:
被告仿冒原告產品設計、使用原告商品名稱“紅底鞋”、冒用原告產品包裝、抄襲原告文章的行為,有借此獲取更多的銷量的意圖,該行為違反了經營活動應遵循的誠實信用原則,并有悖于公認的商業(yè)道德,構成不正當競爭。但考慮到《商標法》的強保護與《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補充性、兜底性,對被告的同一行為,在已認定構成商標侵權的情況下,不再同時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予以調整。
深圳中院對上述判決予以了維持。
筆者認為,深圳南山法院和深圳中院對被告的侵權事實作出的結論干脆利落,值得肯定。在案件辦理過程中,為了證明是原告的款式設計,代理人仍然舉證了原告產品的版權初步證明、外觀設計證書、品牌知名度情況、網站新聞稿等,這些證據雖然也是著作權、專利等權利證明,但大量產品、包裝、宣傳文章的相同和近似已經能足夠證明被告惡意的抄襲行為,該行為從整體上就違反公平原則和誠信信用原則,顯屬不勞而獲,構成了不正當競爭。在認定整體抄襲時,法院雖然需要查看并對比每個部分的侵權事實,但更可以跳出局部,從整體上判斷各種侵權之間的協(xié)作關聯(lián)關系以及共同導致的損害后果,并結合侵權故意的認定,作出“被告通過各種侵權行為不正當競爭而獲取非法商業(yè)利益”的結論。在考慮了整體事實并判斷被告不正當抄襲惡意明顯應予以規(guī)制后,局部的侵權判斷的舉證要求可以依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審查標準予以適當降低,因為已有大量證據證明被告整體的行為難謂正當后,再從著作權法、專利法或不正當競爭法中特有裝潢的條款對所有的侵權細節(jié)一一進行論證已經顯得不再必要了,各方不再需要針對每款產品、每個裝潢、每篇文章、每款專利進行從權屬說明、侵權比對,這樣節(jié)約了當事人時間和庭審資源,有利于快速解決爭議。
總結
整體來說,對于款式侵權情形可以基于原創(chuàng)者/權利人的權利基礎進行維權。針對大量款式侵權時,維權策略的設計是重中之重。主要思路之一是選擇最核心的產品和權利(商標、著作權、專利、特有裝潢等)予以維權,并通過核心產品的維權達到要求侵權人停止主要產品侵權的目的,在此過程中還可以尋求通過和解談判等形式要求對方一攬子停止全部侵權行為的機會。思路二是既要見樹木又要見森林,對于可以論證對方整體侵權或不正當競爭時,要善于抓住機會,盡量在單個侵權行為中并行主張不正當競爭,或直接將不正當競爭行為作為論證對方侵權的主要方向。本文列舉的案例是近年來較為精典的案例,具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和較高的參考意義。相信隨著中國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步伐的深化,會有越來越多的類似案例的產生。
【參考案例】
1.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案號:(2019)粵73民終樂2252-2253號-- 樂高公司訴廣東美致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著作權侵權案。
2. 南京中級人民法院 案號:(2015)寧知民初字第190號--南京圣迪奧時裝有限公司與劉世琴、穆妮妮、浙江淘寶網絡有限公司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及不正當競爭糾紛。
3.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2015)粵知法商民初字第64號- 美商NBA產物股份有限公司訴成都藍飛互娛科技有限公司等侵害商標權糾紛案。
4.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 案號(2019)粵73民終3859號 樂高公司訴廣東美致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羅亞菲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媒體,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自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