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文獻(xiàn)
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產(chǎn)業(yè)媒體
426.cn,60萬知識產(chǎn)權(quán)人的上網(wǎng)首頁
瞿秋白
目前一般認(rèn)為,瞿秋白雖然第一個將《國際歌》譯配到中國來,但因其譯詞是文言,所以沒有傳唱開來。真正傳唱開的,是在莫斯科東方大學(xué)學(xué)習(xí)的蕭三與陳喬年譯配的版本,隨著東方大學(xué)學(xué)生回國,逐步傳唱開來,以后又經(jīng)蕭三修訂,傳唱到1962年又經(jīng)集體修訂,成為通行的中文版《國際歌》。
然而事實如何?瞿譯配本與蕭陳譯配本有何聯(lián)系?黨史研究學(xué)者宋士鋒提出,《國際歌》中文譯配版權(quán)應(yīng)還給瞿秋白。
原文刊《瞿秋白研究文叢》(第八輯)。
瞿秋白與《國際歌》在中國的傳播
《國際歌》作為歌曲傳入中國,是與瞿秋白聯(lián)系在一起的。首先是歌名,在筆者見到的文獻(xiàn)中,將L'Internationale歌名譯為“國際歌”的,是瞿秋白1920年11月起撰寫至1921年10月稿竟的《餓鄉(xiāng)紀(jì)程》,經(jīng)友人改以《新俄國游記》為名在國內(nèi)初版于1922年。
有報道的在中國最早公開傳唱《國際歌》的,是瞿秋白。瞿秋白于1923年1月13日從蘇俄返國抵達(dá)北京,15日出席北京馬克思學(xué)說研究會為紀(jì)念德國共產(chǎn)主義者李卜克內(nèi)西與盧森堡殉難四周年召開的大會,作為第一項議程,瞿秋白唱《國際歌》。報道中雖未說明瞿秋白所唱的是俄文還是中文,但從他所面對的參會聽眾看,應(yīng)是他所譯配的中文版,且譯名即稱《國際歌》。
不僅帶頭傳唱而且最早教唱中譯《國際歌》的,也是瞿秋白。瞿秋白回國后于1923年上半年常住在瞿純白家,教孩子們學(xué)唱《國際歌》等歌曲。
最早將《國際歌》作為歌曲譯配為中文的,也是瞿秋白。由于瞿秋白的翻譯,才使《國際歌》開始在中國傳唱開來。法文“國際”這個詞……采用音譯“英德納雄納爾”,這個唱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即此足證,通行各本源出瞿秋白所譯。
關(guān)于瞿秋白譯配《國際歌》,因為他本人未留下太多的資料,所以具體情況,我們不得而知。
瞿秋白是以何文本譯配《國際歌》的?有說法是從俄譯本轉(zhuǎn)譯,也有說法是從法文原版譯配,還有說法是從俄譯文并參照了法文原版。比較準(zhǔn)確的說法,應(yīng)該是從俄譯本轉(zhuǎn)譯的。
瞿秋白是在何地譯配《國際歌》的?至今仍眾說紛紜。瞿重華回憶時說,是在莫斯科,但無更多的說明。
瞿秋白是在何時譯配《國際歌》的?目前沒有找到準(zhǔn)確的記錄或回憶。瞿秋白在發(fā)表他譯配的《國際歌》歌詞及曲譜時,并未注明譯配時間,而瞿秋白此前發(fā)表的著譯多是注明時間的。這大約因為非一時之作,或者編發(fā)時原稿不在手邊,無法確定具體日期,也就暫付闕如了。筆者認(rèn)為,沒有確切的證據(jù)說瞿秋白是回國以后譯配《國際歌》的,從他回國以后的第七天、到達(dá)北京第三天參加紀(jì)念會第一項高唱《國際歌》,以及住在瞿純白家教侄兒侄女唱《國際歌》來看,他應(yīng)該是在蘇俄時就譯配過了,到了主編的《新青年》季刊創(chuàng)刊號出版時,與他回國后的一些論文一并發(fā)表出來。
最早將《國際歌》歌詞并曲譜一起在中文刊物發(fā)表的,更是瞿秋白。瞿秋白主編的《新青年》(季刊)創(chuàng)刊號稱“共產(chǎn)國際號”,1923年6月15日,將他譯配的中文《國際歌》在國內(nèi)首次公開發(fā)表。他既以此獻(xiàn)給國際,同時也以此啟發(fā)中國勞動人民的革命斗志,并且對“International”的音譯、歌曲的意譯、法文原稿情況等作了說明,并懇請“內(nèi)行的新音樂家,矯正譯者的誤點,令中國受壓迫的勞動平民,也能和世界的無產(chǎn)階級得以‘同聲相應(yīng)’”。從《新青年》刊本看,這是譯詞前的小序,并非如《瞿秋白文集》(文學(xué)編)第四卷或《瞿秋白譯文集》(上卷)所謂的“譯者志”,更非所謂的“譯詞后寫了一個附語”。
其他關(guān)于瞿秋白傳播《國際歌》的記載,主要有:
一是1923年6月20日。中共“三大”最后一天,與會代表到黃花崗烈士墓舉行悼念活動,由瞿秋白指揮,大家高唱會議期間剛學(xué)會的《國際歌》,“三大”就在《國際歌》聲中勝利閉幕。
二是1923年10月10日。上海大學(xué)慶?!半p十節(jié)”時,他就按自己的譯詞引吭高歌,唱出了磅礴的氣勢、激越的感情,深深地感染了與會者。
三是1924年5月5日。馬克思誕辰紀(jì)念日那天,在上海大學(xué)的紀(jì)念會上,瞿秋白與任弼時等師生一起唱起了《國際歌》。
四是1924年8月10日。大革命時第一批蘇俄軍事顧問切列潘諾夫后來回憶說,黃埔軍校學(xué)員“大多數(shù)同志都知道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詞”,與他們“不止一次用兩國語言一齊高唱《國際歌》”,并說“瞿秋白是把《國際歌》詞譯成漢語的第一個譯者”。
五是1928年7月9日。在莫斯科召開的中共“六大”閉幕,高唱《國際歌》。瞿秋白是會議主要領(lǐng)導(dǎo)者,會議所唱《國際歌》應(yīng)該是以他所譯配為主。
六是1935年6月18日。瞿秋白臨刑前唱《國際歌》,是見諸多處記載的,但有說是唱完《國際歌》走向刑場的,有說是唱著《國際歌》走向刑場的;所唱版本,大都說是俄文版,也有說是他自己翻譯版的。因此引得傳記文學(xué)家們演繹出不同的情節(jié)。但大多錯引了非瞿譯的歌詞,是不應(yīng)該的。
通行版中文《國際歌》的由來
所謂通行版即現(xiàn)在傳唱的中文《國際歌》,是1962年以1939年版為底本修訂的;1939年版,是以1925年版等為底本幾次修訂而成的。問題在于1925年版,是獨立的“重新翻譯”的版本,還是以瞿譯本為底本修訂的?筆者發(fā)現(xiàn),通行的中文版《國際歌》的真正底本,正是瞿譯本!這需要對瞿譯本到現(xiàn)在通行本的變化情況,作一個簡要的剖析。
一、從《新青年》季刊第一號到1925年3月《工人讀本》第二冊
鄭超麟說東方大學(xué)本有瞿秋白翻譯的《國際歌》,但現(xiàn)在找不到證據(jù),瞿秋白譯配的中文《國際歌》只能以1923年6月15日《新青年》季刊第一號上的譯詞為據(jù):
《國際歌》
起來,受人污辱咒罵的!/起來,天下饑寒的奴隸!/滿腔熱血沸騰,/拼死一戰(zhàn)決矣。/舊社會破壞得徹底,/新社會創(chuàng)造得光華。/莫道我們一錢不值,/從今要普有天下。/這是我們的/最后決死爭,/同英德納雄納爾(International)/人類方重興!/這是我們的/最后決死爭,/同英德納雄納爾(International)/人類方重興!
不論是英雄,/不論是天皇老帝,/誰也解放不得我們,/只靠我們自己。/要掃盡萬重的壓迫,/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趁這洪爐火熱,/正好發(fā)憤錘礪。/(副歌同,略)
只有偉大的勞動軍,/只有我世界的勞工,/有這權(quán)利享用大地;/那里容得寄生蟲!/霹靂聲巨雷忽震,/殘暴賊滅跡銷聲。/看!光華萬丈,/照耀我紅日一輪。/(副歌同,略)
在該刊末所附的曲譜中,瞿秋白在“譯者志”中說,“此歌歌詞因譜入音樂,照原譯略有不同,請讀者注意”。個別歌詞改動有——
主歌五處:(1)“侮辱”改為“污辱”,(2)“舊社會”改為“舊世界”,(3)“英雄”改為“英雄豪杰”,(4)“掃盡”改為“掃凈”,(5)“看”改為”看那”。
副歌三處:(1)“這是我們的”改為“這就是我們階級”,(2)“最后決死爭”改為“最后的決死爭”,(3)“人類方重興”改為“人類方得重興”。
目前國內(nèi)已發(fā)現(xiàn)的繼《新青年》之后傳播的《國際歌》,是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工人學(xué)校1925年3月出版的《工人讀本》第二冊,其第三十六至三十八課,就是《國際歌》歌詞。
比起瞿譯本來,該本作了修訂,其中主歌二十二處,副歌四處:
主歌的修訂。第一段:(1)“天下饑寒的奴隸”改為“饑寒交迫的奴隸”并作為首句;(2)“受人污辱咒罵的”改為“全世界上的罪人”并作為第二句,失去瞿譯中飽含著的對被壓迫者的深切同情,用帶有貶義的“罪人”來替代是不合適的;(3)“滿腔熱血沸騰”改為“滿腔的熱血沸騰起來了”;(4)“拼死一戰(zhàn)決矣”改為“拼命作一最后的戰(zhàn)爭”;(5)“舊世界破壞得徹底”改為“舊世界破壞一個徹底”;(6)“新社會創(chuàng)造得光華”改為“新社會創(chuàng)造得光明”;(7)“從今要普有天下”改為“我們要作天下的主人”。
第二段:(1)“誰也解放不得我們”改譯為“從來沒有甚么救世主”并作為第二段首句;(2)“不論是英雄豪杰”改為“更不是那些英雄豪杰”作為第三句;(3)”不論是天皇老帝”改為“不是菩薩也不是皇帝”;(4)“只靠我們自己”改為“全靠我們自己救自己”;(5)“要掃盡萬重的壓迫”依據(jù)譯詞改為“要掃盡那萬重的壓迫”;(6)“爭取自己的權(quán)利”改為“爭取得自己的利益”;(7)“趁這洪爐火熱”改為“就須當(dāng)這爐火通紅”;(8)“正好發(fā)憤錘礪”改為“打鐵趁熱才能夠成功”。
第三段:(1)“只有偉大的勞動軍”改為“誰是世界上的創(chuàng)造者”;(2)“只有我世界的勞工”改為“只有我們勞苦的工農(nóng)”;(3)“有這權(quán)利享用大地”改為“一切只歸生產(chǎn)者所有”;(4)“那里容得寄生蟲”改為“那里容得那般寄生蟲”;(5)“霹靂聲巨雷忽震”改為“我們的熱血流了多少”;(6)“殘暴賊滅跡銷聲”改為“只把那殘酷的惡獸!有朝一日殺滅盡了”兩句來表達(dá);(7)“看那光華萬丈/照耀我紅日一輪”改為“一輪紅日照遍五大洲”。
逐字逐句地比較《工人讀本》刊本與瞿譯本,可以得出結(jié)論,該刊本是瞿譯本的校訂本,修正了瞿譯本由于所據(jù)俄文版?zhèn)€別偏離了法文原意的不足,并且為著在普通工人群眾中傳唱而修改得更為通俗,雖然個別處更加偏離了原意,但由于能為中國普通群眾接受,所以當(dāng)時雖在黨內(nèi)以及社會上傳播范圍不能與《新青年》相比,藝術(shù)水準(zhǔn)也有較大下降,但在普通民眾中的傳播更加廣泛,并且在后來的傳播中得到進(jìn)一步修訂,逐步成為現(xiàn)今的通行本。
二、從《工人讀本》第二冊到1925年7月12日《工人之路》第十八期
1925年7月12日省港大罷工工人創(chuàng)辦的月刊《工人之路》第十八期轉(zhuǎn)載《國際歌》前兩段中譯歌詞,系由《工人讀本》第二冊刊本修訂而成——
主歌第一段:(1)“滿腔的熱血沸騰起來了”改為“滿腔的熱血,已經(jīng)沸騰”,更近于瞿譯,為至今的通行本保留;(2)“拼命作一最后的戰(zhàn)爭”改為“作一最后的戰(zhàn)爭”;(3)“舊世界破壞一個徹底”改為“舊世界打他個落花流水”,雖采用成語,富有形象感,但失去科學(xué)性,偏離了徹底破壞舊制度的原意;(4)“新社會創(chuàng)造得光明”改為“奴隸們,起來,起來!”雖尊重法文原版,但失去了“社會將改換基礎(chǔ)”即“創(chuàng)造新社會”的原意;(5)“莫道我們一錢不值”改“莫道”為“莫要說”;(6)“我們要作天下的主人”改“作”為“做”。
第二段:(1)“從來沒有甚么救世主”改為“從來,沒有什么救世主”;(2)“不是菩薩也不是皇帝”改“菩薩”為“神仙”;(3)“更不是那些英雄豪杰”去掉“更”字;(4)“全靠我們自己救自己”去掉“我們”,更近乎瞿譯“只靠我們自己”;(5)“要掃盡那萬重的壓迫”改為“要殺盡那些強盜狗命”,成了太過直白的口號;(6)“爭取得自己的利益”改為“就要有犧牲精神”,偏離原意且失韻;(7)“就須當(dāng)這爐火通紅”改為“快快的當(dāng)這爐火通紅”,無實質(zhì)性改動,且刊時將“快快”誤為“映映”;(8)“打鐵趁熱才能夠成功”改為“趁火打鐵才能夠成功”,無實質(zhì)性改動,且將“才”誤為“在”。
副歌也作了一定修改:(1)“這是最后的戰(zhàn)爭”改“戰(zhàn)爭”為“爭斗”;(2)“團結(jié)起來到明天”將“到明天”改入下一句,雖符合中文邏輯,但不便于傳唱;(3)將“英德納雄納爾”改為“到明天英特爾納雄納爾”,且首段中重復(fù)時將“雄”誤為“碓”;(4)“就一定要實現(xiàn)”去掉“一定”。
通過比較可看出,《工人之路》所刊是從《工人讀本》刊本修訂而成的。
三、從《工人之路》到1926年3月18日《國際歌》傳單
這是筆者所查到的《新青年》季刊第一號之后的首份詞配曲本。巴黎公社五十五周年紀(jì)念時,國民革命軍第三軍政治部曾印《國際歌》傳單,主要來自《工人之路》刊本:
主歌一、二段:(1)“舊世界打他個落花流水”去掉“個”字;(2)“不是那些英雄豪杰”前增“更”字,恢復(fù)《工人讀本》原句;(3)“快快的當(dāng)這爐火通紅”改正原誤刊的“映映”;(4)“趁火打鐵才能夠成功”改正原誤刊的“在”。
副歌:(1)“團結(jié)起來”與“到明天”恢復(fù)《工人讀本》原句;(2)“英特爾納雄納爾”改“納雄”為“拉雄”而復(fù)唱時未改,疑誤刊;(3)“就要實現(xiàn)”仍改回“就一定要實現(xiàn)”。
四、1926年12月,中國青年社出版中國第一本革命歌曲集《革命歌聲》,又名《革命歌集》收錄的第一首是《國際歌》,第八首就是瞿秋白的《赤潮曲》。因此應(yīng)該是根據(jù)《新青年》刊本。
五、據(jù)說1931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成立時,決定以瞿譯本《國際歌》為國歌
蘇區(qū)時期的《國際歌》流傳本,筆者見過兩種歌詞配曲譜的:一是1931年《革命歌集》,第一首就是《國際歌》。二是平江縣蘇維埃政府印發(fā)的《唱歌》,第二首刊印《國際歌》?!冻琛放c《工人讀本》同為湖南省委管轄的基層組織刊印,歌詞以《工人讀本》刊本為底本吸納其他刊本修訂而成。
六、1940年1月15日《中國青年》版與瞿譯本及以后諸本被蕭三研究專家說成是1939年1月15日《中國青年》刊登的《國際歌》,是蕭三到延安后在文藝工作者幫助下重新修改的,刊于1940年1月15日《中國青年》。正是這一版本,被認(rèn)定為唱到1962年并成為修訂成現(xiàn)通行中文《國際歌》的底本。事實是怎樣的呢?
該期刊有蕭三的《歌詞修改說明》,講“國際歌(THE INTERNATIONALE)……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成功后,曾由李大釗同志及瞿秋白同志先后譯成中文。但未能廣泛流傳。1923年夏,在莫斯科附近瓦西欽諾村,蘇維埃農(nóng)場歇伏時,我和陳喬年同志在農(nóng)事及學(xué)習(xí)之余,根據(jù)法文和俄文開始重新翻譯一遍”,因為“那時我們譯得也頗不周到,如因為太少音樂常識,有些配得不妥”,所以“特將從前譯的三章歌詞重新按照原文修改一遍(第一章因已唱出,很少變更)”。
這里有多少是真實的?單從將“國際歌”原文標(biāo)為“THEIN- TERNATIONALE”而不是“L'IN-TERNATIONALE”,就讓人生疑。而且,這引起了《國際歌》中文譯配權(quán)的爭議。雖然最早的譯配者瞿秋白早已就義,而蕭三這時就開始鄭重聲明說,“國內(nèi)這十多年來所唱的國際歌,就是我們那時候所譯的!”那么,這個“我和陳喬年同志”重新翻譯、“我”在呂驥、冼星海等幫助下重新修改的歌詞,與從瞿譯本校訂而來的各版本之間是什么樣的關(guān)系呢?我們需要細(xì)細(xì)地加以比較:
主歌第一段:(1)“起來,饑寒交迫的奴隸”同瞿譯本后諸本;(2)“起來,全世界的罪人”較瞿譯本后諸本“全世界”后去掉“上”字;(3)“滿腔的熱血已經(jīng)沸騰”從《工人之路》本;(4)“做一次最后的斗爭”從《工人之路》本“作一最后的戰(zhàn)爭”化來;(5)“舊世界打個落花流水”從《工人之路》本化來,“打”后去“他”字;(6)“奴隸們,起來!起來”從《工人之路》后諸本;(7)“莫要說我們一錢不值”從《工人之路》本;(8)“我們是新社會的主人”從瞿譯本后諸本“我們要作天下的主人”化出。
第二段:(1)“從來就沒有什么救星”從瞿譯本后諸本化出,改“救世主”為“救星”;(2)“不是那神仙(和)皇帝”從《工人之路》本“不是神仙也不是皇帝”化來;(3)“也不是那些英雄豪杰”從《工人讀本》改“更”為“也”;(4)“全靠自己救自己”從《工人之路》本;(5)“要奪取平等自由幸福,要消滅剝削壓迫”此前各本諸無,為蕭三“新創(chuàng)”;(6)“快把那爐火吹得通紅”從《工人之路》本“快快的當(dāng)這爐火通紅”化來;(7)“你要打鐵就得要趁熱”從《工人讀本》“打鐵趁熱才能夠成功”化來。
第三段:(1)“我們是世界的創(chuàng)造者”從瞿譯本后諸本“誰是世界上的創(chuàng)造者”化出,但法文及俄譯文中均無此義;(2)“勞動的工農(nóng)群眾”從《工人讀本》“只有我們勞苦的工農(nóng)”化來;(3)“一切是生產(chǎn)者所有”從《工人讀本》,改“只歸”為“是”;(4)“哪能容納寄生蟲”從瞿譯本,改“里”為“能”,“得”為“納”;(5)“我們(的)血流了不知多少”從《工人讀本》,改“熱血”為“血”,多少前增“不知”;(6)“和那強盜(們)戰(zhàn)斗”以前諸本皆無,原歌及俄譯本中亦無此義;(7)“一旦把他們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從《工人讀本》“有朝一日殺滅盡了,一輪紅日照遍五大洲”化來。
副歌主要從《工人讀本》:(1)改“戰(zhàn)爭”為“斗爭”;(2)改“德”為“特”,“納爾”為“那爾”;(3)“一定”前去“就”字。
七、1962年中國音協(xié)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本與《中國青年》等本1962年中國音協(xié)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邀請有關(guān)專家對《國際歌》譯文重新修訂,產(chǎn)生了傳唱至今的通行本。其與此前各本關(guān)系甚密,這里主要看其與《中國青年》本:
主歌第一段:(l)“全世界受苦的人”從“全世界的罪人”化來,但偏離原意;(2)改“做一次最后的斗爭”為“要為真理而斗爭”,原歌無此義;(3)改“莫要說我們一錢不值”為“不要說我們一無所有“,偏離原意;(4)“我們要做天下的主人”從瞿譯本之后《中國青年》之前各本。
第二段:(1)“也不靠神仙皇帝”從“不是那神仙(和)皇帝”化出;(2)“要創(chuàng)造人類的幸福”各本均無,重新意譯;(3)“全靠我們自己”從瞿譯本,改“只”為“全”;(4)“我們要奪回勞動果實,讓思想沖破牢籠”各本均無,重新意譯,與瞿譯較近;(5)“快把那爐火燒得通紅”改“吹”為“燒”;(6)“趁熱打鐵才能成功”從蘇區(qū)《唱歌》本,改“能夠”為“能”。
第三段:(1)“是誰創(chuàng)造了人類世界”從瞿譯本后、《中國青年》前諸本“誰是世界上的創(chuàng)造者”化來;(2)“是我們勞動群眾”從“勞動的工農(nóng)群眾”化來;(3)“一切歸勞動者所有”從《工人之路》“一切只歸生產(chǎn)者所有”,去“只”,改“生產(chǎn)者”為“勞動者”;(4)“哪能容得寄生蟲”從瞿譯本,改“里”為“能”;(5)“最可恨那些毒蛇猛獸,吃盡了我們的血肉”各本均無,重新意譯;(6)“一旦把它們消滅干凈,鮮紅的太陽照遍全球”,改“他”為“它”。
副歌:(1)改“那爾”為“耐爾”,(2)“就一定要實現(xiàn)”從《工人讀本》。
通過詳細(xì)的比較,就能發(fā)現(xiàn)今天通行的《國際歌》中譯本,是在瞿譯本的基礎(chǔ)上,經(jīng)過《工人讀本》《工人之路》《國際歌》傳單、《唱歌》《中國青年》等一步步校訂修改而成,并不存在“重新翻譯”,也不存在“重新修改”。1962年修訂時所說的原譯不夠準(zhǔn)確的問題,是因為瞿譯從俄譯本轉(zhuǎn)譯而來,受俄譯本部分偏離原歌詞意的局限,是自然存在的。
但是,這無法否認(rèn)所有這些譯本來自瞿譯本的事實。
來源:文匯報
作者:宋士鋒
編輯:IPRdaily趙珍
本文來自文匯報,并經(jīng)IPRdaily編輯。轉(zhuǎn)載此文章須經(jīng)作者同意,并附上出處。文章不代表IPRdaily立場,如若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m.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