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頂部
我們已發(fā)送驗證鏈接到您的郵箱,請查收并驗證
沒收到驗證郵件?請確認郵箱是否正確或 重新發(fā)送郵件
確定

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

行業(yè)
小知2023-11-08
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近日,2023年11月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全球152個知識產權局約有8,250萬件有效商標注冊,比2021年增長9.4%;其中,中國再次居首位,約為4,270萬件,其后依次是美國(310萬件)和印度(290萬件)?!?br/>


摘要:


2023年11月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23,WIPI)。統(tǒng)計顯示,盡管2022年全球商標和外觀設計申請數量下降,在印度和中國的推動下,全球專利申請活動在2022年創(chuàng)造新紀錄,但是不穩(wěn)定的地緣政治與不確定的經濟前景可能會給全球知識產權生態(tài)系統(tǒng)帶來壓力,影響進一步地增長。


根據WIPO發(fā)布年度性報告《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統(tǒng)計(表1),全球創(chuàng)新者在2022年共提交了346萬件專利申請,連續(xù)第三年實現增長。中美日韓德是2022年專利申請量最高的國家。大部分知識產權申請活動發(fā)生在亞洲,并且來自各個來源地,延續(xù)了長期以來的趨勢。2022年,亞洲在全球專利、商標和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中分別占67.9%、67.8%和70.3%。中國的創(chuàng)新者提交全球近一半的專利申請,但其增長率由2021年的6.8%下降至2022年的3.1%。2022年,印度居民的專利申請增長了31.6%,已連續(xù)11年保持增長。主要內容如下:


表1  全球知識產權申請情況(2021—2022)圖片


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


1、專利


2022年,中國和印度居民的專利申請量大幅攀升,是2022年全球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中國申請人共提交了約158萬件專利申請,其后依次是美國(505,539件)、日本(405,361件)、韓國(272,315件)和德國(155,896件)。相比2021年,中國(+3.1%)、韓國(+1.9%)和美國(+1.1%)呈現增長,而德國(–4.8%)和日本(–1.6%)有所下降。


在排名前20位的知識產權局中,大部分(有13個國家)在2022年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超過了2021年,增幅最大的是印度(+31.6%)。瑞士(+6.1%)、中國(+3.1%)、奧地利(+2.5%)和英國(+2.5%)也出現了強勁增長。居民申請量的大幅增長是中國和印度總體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而國外居民申請量的強勁增長則是推動奧地利、瑞士和英國總體增長的原因。


2021年[1],在全球已公布專利申請中最常見的技術領域是計算機,占全球總量的11.1%。其后依次是電氣機械(6.4%)、測量(5.8%)、醫(yī)療技術(5.2%)和數字通信(4.9%)。在排名前15位的技術領域中,化學工程(+11.4%)、計算機(+11%)和信息技術管理方法(+13.7%)是2011至2021年間實現兩位數增長的三個領域。


2、商標


2022年,全球約有1,180萬件商標申請,涵蓋了1,550萬個類別。申請中指定的類別在2022年減少了14.5%,這是自2009年以來申請類別首次出現減少的情況。盡管受到大流行病的影響,但商標申請的長期趨勢依然良好。全球152個知識產權局約有8,250萬件有效商標注冊,比2021年增長9.4%;其中,中國再次居首位,約為4,270萬件,其后依次是美國(310萬件)和印度(290萬件)。


商標申請活動量最高的是中國申請人,國內外申請類別總量約為770萬件;其后依次是美國(945,571)、土耳其(482,567)、德國(479,334)和印度(467,918)。


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2022年,全球


商標申請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排名前20的來源地中有14個國家的商標申請量下降,其中許多國家的降幅超過10%。前五大來源地中,中國(–21%)、德國(–14.2%)和美國(–8.9%)的申請量出現了大幅下降。與排名前20的來源地中大多數國家商標申請量下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有6個國家的商標申請量有所增長。


其中三個國家的申請量在2022年實現了兩位數增長,分別為俄羅斯(+11.8%)、土耳其(+13.2%)和印度尼西亞(+16.3%)。其中,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申請的高增長率是由于國內申請量的大幅增長,抵消了國外申請量的大幅下降。土耳其國內和國外申請量增長比例相近,與土耳其類似,巴西、印度和越南國內和國外申請量的增長推動了居民申請量的總體增長。


亞洲在全球商標申請量中占主導地位,占商標申請總量的67.8%,相比2012年的47.7%大幅增長。2022年,歐洲占比16.2%,其后依次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qū)(6.8%)、北美(5.9%)、非洲(1.8%)和大洋洲(1.3%)。


2022年,國外商標保護最多的領域主要是研究和技術,占全球非居民商標申請量的22%。其后依次是衛(wèi)生(13%)、服裝及配飾(11.9%)、休閑和教育(10.9%)、商業(yè)服務(10.5%)、農業(yè)(9%)和家用設備(8%)。相比之下,與化學(3.1%)、建筑(5.5%)和交通運輸(6.2%)相關行業(yè)在國外申請中所占份額最少。


3、工業(yè)品外觀設計


2022年,全球工業(yè)品外觀設計申請量約為110萬件,其中包含約150萬項外觀設計,比2021年減少了2.1%。2022年,全球共有約580萬項有效工業(yè)品外觀設計注冊,比2021年增長了8.8%。中國的有效注冊數量增長了9.7%,約280萬項,占2022年全球總量的近一半(49%),其后依次是韓國(406,009項)、美國(389,540項)、歐盟(296,912項)和日本(270,073項)。


2022年,中國申請人以841,164項外觀設計申請成為全球最活躍的國家。其后依次是土耳其(80,559項)、德國(70,346項)、美國(67,349項)和韓國(62,014項)。這五大國家共占全球活動量的四分之三(75.6%),主要受中國申請量快速增長的推動,前五大來源地的合計份額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4.6%。


在排名前20位的知識產權局中,只有5個國家的外觀設計在2022年有所增長。土耳其(+31.4%)的增長最為迅猛,其后依次是巴西(+11.3%)、印度(+9.5%)、意大利(+7.1%)和瑞士(+3.6%)。


2022年,亞洲外觀設計申請量占全球申請總量的70.3%,其后依次是歐洲(22.4%)和北美(4.4%)。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以及大洋洲的合計份額為2.9%,低于十年前的3.4%。2012至2022年,北美(+5.5%)和亞洲(+2.1%)是外觀設計平均增幅最大的兩個地區(qū)。


2022年,外觀設計申請中占比最大的領域是家具和家居用品(17.2%)、紡織品和配件(15.6%)、工具和機械(12.4%)以及電力和照明(9.1%)。


4、植物新品種


2022年,全球共提交了約27,260件植物品種申請,較2021年增長了8.2%,連續(xù)第七年實現增長。中國申請人在2022年最為活躍,共提交了12,357件植物新品種申請,約占全球總量的45.3%。其后依次是荷蘭(2,874件)、美國(2,120件)、英國(1,657件)和法國(1,167件)。


2021至2022年,排名TOP 5來源地中,中國(+16.9%)、英國(+377.5%)和法國(+9.9%)申請量增長強勁,而荷蘭(–10.6%)和美國(–23.6%)受理的申請量大幅減少。


5、地理標志


來自91個國家和地區(qū)知識產權局的數據顯示,2022年,約有58,400個受保護的地理標志[2]。2022年,中國(9,571個)是本國領土內有效地理標志最多的國家,其后依次是匈牙利(7,843個)、德國(7,386個)和捷克(6,383個)。歐盟成員國排名較高的原因是,通過歐盟區(qū)域體系生效的5,176個地理標志在每個成員國都是有效的。與“葡萄酒和烈酒”(50.7%)有關的有效地理標志占2022年全球總量的一半,農產品和食品占43.1%,手工藝品占4.2%。


注釋:

[1] 由于申請和公布之間的時間延遲,目前只有最近一年的完整數據。
[2] 地理標志是用于具有特定地理來源且具有源于該產地的品質或聲譽的產品的標志,例如用于奶酪的格呂耶爾(Gruyère)或用于烈酒的龍舌蘭(Tequila)。


(原標題: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更多信息


來源: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信息

作者:中科院IP信息

檢索:李姝影  編譯:趙穎會

編輯:IPRdaily辛夷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注:原文鏈接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點擊標題查看原文)


WIPO發(fā)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2023》

「關于IPRdaily」


IPRdaily是全球領先的知識產權綜合信息服務提供商,致力于連接全球知識產權與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匯聚了來自于中國、美國、歐洲、俄羅斯、以色列、澳大利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高科技公司及成長型科技企業(yè)的管理者及科技研發(fā)或知識產權負責人,還有來自政府、律師及代理事務所、研發(fā)或服務機構的全球近100萬用戶(國內70余萬+海外近30萬),2019年全年全網頁面瀏覽量已經突破過億次傳播。


(英文官網:iprdaily.com  中文官網:iprdaily.cn) 


本文來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信息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本文來自于iprdaily,永久保存地址為/news_35415.html,發(fā)布時間為2023-11-08 11:25:08。
我也說兩句
還可以輸入140個字
我要評論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