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陳劍聰 專利代理人
原標題:專利感想之方法
專利法第2條第2款規(guī)定,發(fā)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梢钥闯?,發(fā)明可分為產品和方法兩者類型(用途本質上也是一種方法)。因此,方法常??梢宰鳛橐粋€發(fā)明任務單元,是發(fā)明申請中的一個重要類型。
專利審查指南進一步規(guī)定,對于方法的發(fā)明,應當寫明其步驟,包括可以用不同的參數或者參數范圍表示的工藝條件。方法主要寫明的即是步驟。
那么如何理解方法呢?我想從其中的一個方面來展開我的理解和感想。
當方法是步驟,步驟與步驟之間的連接即成了一條路徑,因此方法是路徑,路徑可以通過圖形顯示,因此,方法可以通過路徑顯示的圖形表示出來。
尤其是,當涉及到對原料進行多個步驟處理得到多個中間結果后最終得到產品的方法,借助圖形化思考就具有了一點可行的優(yōu)勢,可以更好地理解發(fā)明方法涉及的內容。
具體的說,首先,把方法分成幾個步驟,把每一個步驟盡量分成一個核心動作和由此產生一個結果;下一個步驟是將前一個步驟的結果進行下一個核心動作和由此產生下一個結果;依次類推,形成最終產品或結果。
然后,根據上述的劃分形成如下的圖形化,以S1-S3三個步驟為例,形成的是,
I.單向路徑:
然后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和考慮:
1、動作有時候會包括動作條件,即在什么樣的條件下做的動作;
2、動作有時候會產生兩種或兩種以上結果,或者有時候會有結果的判斷條件。
3、有時候不是單向路徑。
進一步形成的路徑有:
II. 循環(huán)路徑:
III.平行路徑:
IV.疊加路徑:
此種圖形化理解可以帶來的有益效果或特點是:
(1)將發(fā)明方法拆分成幾大要素進行分析,從而可以厘清步驟和步驟之間的關系,從而更清晰地理解每一個步驟。這幾大要素包括:原料、動作、中間結果、動作條件、結果判斷條件和產品。
(2)路徑圖可以更清晰和一目了然地理解工藝的整體內容;清晰地看出路徑的走向和特點,如單向路徑、循環(huán)路徑、平行路徑和疊加路徑。
(3)路線圖可以調整,如拆分或整合,可拆分制作子路徑圖,也可整合常規(guī)步驟簡短路徑。
現通過幾個應用進行說明:
應用1:
公布號CN103194615A的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硫酸鉛濕法煉鉛工藝,通過閱讀說明書,按照上述理解制作的路徑圖如下:
通過該路徑圖可以看出,它是一個循環(huán)路徑。原料、中間結果、產品和動作都在路徑圖上相應地顯示出來,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發(fā)明內容。
應用2:
以上圖中的IV.疊加路徑為例,可以更好地理解從屬權利要求。
假設有兩條權利要求如下:
1.一種XX原料的提純方法,其特征在于,S1.通過動作1得到了結果1;S2.對結果1通過動作A1得到結果A;對結果A通過動作A2得到結果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XX原料的提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S3.對所述結果1通過動作A2得到結果B,對結果B通過動作B2得到所述結果C。
有意見認為,雖然權利要求2引用權利要求1,但是權利要求2并沒有引用權利要求1的所有特征,例如并沒有權利要求1的步驟S2 的特征,因此,權利要求2是形式上的從屬權利要求,實質上是獨立權利要求。
我的意見認為,方法是路徑,雖然權利要求2沒有包括S2的特征,但是從路徑
上看,其是在權利要求1的路徑上,疊加了另外一條路徑,相當于有兩條了路徑,一條是權利要求1的路徑,一條是權利要求2的路徑。從而是從屬權利要求,而不是獨立權利要求。
應用3:
當考慮對比文件時,可以制作對比文件的路徑圖,從而將本申請的路徑圖與對比文件1的路徑圖進行清晰的比較,從而清楚地找到區(qū)別點或者發(fā)明點所在,從而也有利于撰寫和OA答復(審查意見的答復)。
綜上,是我對方法的一點感想和理解,方法是路徑,是通過動作將輸入(原料)轉化為輸出(結果或產品)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過程,然后可轉化成圖形來應用和理解。希望對讀者有點裨益。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陳劍聰 專利代理人
編輯:IPRdaily.cn LoCo
校對:IPRdaily.cn 縱橫君
IPRdaily誠聘英才!(點擊圖片,了解詳情)
本文來自IPRdaily.cn 中文網并經IPRdaily.cn中文網編輯。轉載此文章須經權利人同意,并附上出處與作者信息。文章不代表IPRdaily.cn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m.globalwellnesspartner.com/”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