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R Daily,知識產權第一新銳媒體
娛樂產業(yè)大爆發(fā)的當下,娛樂圈的是是非非也日趨凸顯。從周星馳將華誼兄弟告上法庭,到瓊瑤阿姨訴于正抄襲引發(fā)的風波;從廣電總局劣跡藝人“封殺令”帶來連鎖反應,到全國人大首次審議《電影產業(yè)促進法》(草案)……2015年,娛樂法成為娛樂圈,乃至法律圈的一大“熱詞”。
在專業(yè)人士看來,“娛樂法”涵蓋了著作權法、合同法、公司法等多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涉及電影、電視、舞臺劇、演藝經紀、音樂、新媒體等多個領域,甚至隨著娛樂產業(yè)范圍的不斷擴大,娛樂法的范疇也在不斷延伸。
2015年年末,娛樂資本論特邀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娛樂法中心的專業(yè)學者,盤點2015年“娛樂法10大事件”。今天,我們推出系列報道的第一篇——版權篇。作者: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娛樂法中心 劉承韙教授、張君豐博士、李夢佳,編輯:鄭道森。
瓊瑤告贏于正,這是原創(chuàng)版權的勝利
2015年12月16日,經歷近十九個月的訴訟歷程,瓊瑤訴于正等侵權一案由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宣判,雖然判決認為原審法院在適用法律和事實認定上有誤,但仍維持了原判。依判決,自其生效之日起被告立即停止電視劇《宮鎖連城》的復制、傳播與發(fā)行行為。被告于正須于判決生效起10日內刊登道歉聲明公開向瓊瑤道歉。五名被告于判決生效10日內連帶賠償原告500萬元。
作為大陸“文藝版權第一案”,該案為類型劇侵權提供了參照標準。若情節(jié)發(fā)展、結構安排具體到一定程度體現(xiàn)作者獨創(chuàng)性智慧,則可能構成受保護的“表達”。在認定作品實質性相似之時,二審法院肯定了一審法院關于“受眾感受”的標準,同時在一審法院整體判定的基礎上,將9個相似情節(jié)具體分析對比并最終判定侵權。
該案判決既含禁令,又含金錢賠償,一審判決時便有質疑稱對投資、發(fā)行方苛責過重,不符合經濟效益。二審法院考量這一點認定被告在首播時獲利頗豐,平衡二者,依然維持了原判,這背后預示著高標準的“IP”保護時代正在到來,侵權代價增大。投資、發(fā)行方需要警醒的是在相關合同中納入“聲明與保障條款”以及“損害賠償條款”,以求最大程度降低作品侵權可能對其造成的損失。
終審判決已出,以后影視劇侵權案件必將視其為重要參照,但各案不同,結果也未必一樣。筆者認為過度的保護不利于作品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反而容易滋生大編劇、大制片的壟斷。若只是如于正連瓊瑤都抄,卻實在荼毒大眾審美,不值得鼓勵與保護。
企鵝影業(yè)能否買斷《鬼吹燈》的后續(xù)版權?
最近上映的《尋龍訣》,今年國慶檔上映的《九層妖塔》全都改編自同一本小說《鬼吹燈》。這部小說是當今網絡小說的巔峰代表之作,出自天下霸唱(原名:張牧野)之手。
但也正因為熱門,這本小說的影視改編權也幾次陷入糾紛。企鵝影業(yè)宣稱獨家擁有《鬼吹燈》網絡劇改編權,其他公司無權使用《鬼吹燈》的世界觀架構、人物名稱等作品要素進行影視作品的改編;而天下霸唱則曾通過微博發(fā)布聲明,后續(xù)創(chuàng)作的《鬼吹燈》系列作品,著作權完全歸屬其本人所有,他人不得干涉。基于此來看,雙方的分歧之處在于,最新創(chuàng)作的《摸金符》的著作權到底歸誰?
在此次事件中,問題的爭論點落在天下霸唱是否可以繼續(xù)使用此前創(chuàng)作的人物名稱和世界觀構架,以及其是否有權拍攝后續(xù)影視作品,這實際上與企鵝影業(yè)是沒有沖突的。
但由于天下霸唱早在多年前在閱文集團旗下的起點中文網上公開發(fā)表其經典作品《鬼吹燈》時,就曾通過合同表明將《鬼吹燈》系列包括其可能撰寫的續(xù)集、前傳、后傳、外傳等全部作品獨家轉讓予閱文集團,這意味著閱文集團擁有該系列作品全部的著作權財產權利??墒菃栴}隨之而來,這樣的合同條款是否有效呢?
根據(jù)我國《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該條款并不存在合同無效情形,但由于IP升值迅速以及條款規(guī)定的延展性過強很可能使得這些條款因顯失公平而被列為可撤銷條款,因此如若這樣,天下霸唱則可能將此條款予以撤銷。
然而由于筆者并未見到合同原本,如若合同原本的條款沒有問題,確實有效的話,那天下霸唱還真是不能完全自主地支配后來的新作以及拍攝影視作品了,畢竟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利已經發(fā)生了轉移。這樣一來,即使天下霸唱可以和閱文集團進行協(xié)商,在原轉讓費基礎上再給予天下霸唱一定補償,但是離其理想目標必然仍有差距。
所以,在當下IP產業(yè)井噴的情況下,對于知識產權的保護顯得尤為重要,網絡作品的原作者們切莫急功近利,須心存警惕、小心謹慎,要時時注意保護好自身的權益。
《何以笙蕭默》電影版究竟歸樂視還是光線?
2015年何以琛、趙默笙毫不將就的愛情感動了無數(shù)觀眾,而《何以笙簫默》小說原作者顧漫對于版權也是絲毫不將就。
樂視買了顧漫《何以笙簫默》電影版權卻一直沒有拍攝,合約即將期滿,顧漫也無續(xù)約之意。之后顧漫將電影版權賣給了光線,光線現(xiàn)合法享有《何以笙簫默》的電影版權將拍攝電影,而樂視也不甘示弱,憑借其合法持有的《攝制電影許可證》進行電影的拍攝。
一方面,影視公司為搶占IP資源,會搶購知名小說的影視版權,通常為改編權和拍攝權,繼而其再尋找資方、編劇、主創(chuàng),此外還要接受行政審批等一系列繁瑣程序。因此待到影視公司真正確定開拍時,往往已接近版權合約的截止日期。
而另一方面,原作者將文學作品示若其子,對電影改編及攝制抱有極高的期望。影視公司同時囤積多部IP作品,對其作品不夠重視因而導致拍攝時間不斷延后令原作者心灰意冷,不愿再與影視公司版權續(xù)約,而且樂視在合約馬上到期時,搶先備案取得攝制許可證的做法確實不太厚道。說穿了顧漫與樂視的沖突就是影視作品拍攝制作的不確定性、長期性與版權續(xù)約條款的簡單性、空白性產生了矛盾。
若要避免版權到期再授權的爭議,雙方在簽訂合約之初就應當極盡細化條款,比如:若影視公司是在版權合約屆滿前一個月內才取得影視拍攝許可的,影視公司可以要求原作者續(xù)約,但應當向原作者支付更高的費用。影視公司應當在版權合約屆滿前一個月與原作者就是否續(xù)約展開談判,若原作者明確表示不愿續(xù)約,影視公司不得再將影視劇本進行備案,更不得搶注商標。
《羋月傳》版權糾紛,作者與編劇誰是贏家?
《羋月傳》這部年末大戲的編劇與出品方對簿公堂,堪稱2015年電視劇版權爭議之最。雙方主要爭議點在于小說原作者蔣勝男與編劇王小平誰該署名“總編劇”、蔣是否違約、電視劇是否根據(jù)蔣小說改編。
從蔣勝男與出品方花兒影視簽的編劇創(chuàng)作合同來看,并未排斥其他編劇介入,因此王小平介入劇本創(chuàng)作是合法合理的。但給誰署名“總編劇”則取決于誰為成片劇本做的貢獻最大。因此需要比對王版與蔣版兩版劇本,若王版劇本更接近于最后呈現(xiàn)在屏幕上的故事情節(jié),則認定其貢獻更大,署總編劇之名也無不妥之處。此外,總編劇更像是一個項目經理,除了創(chuàng)作職能,更肩負著管理統(tǒng)籌的職能,把握故事的整體進程,并不意味著誰碼字多誰就是總編劇。
雙方曾達成過補充協(xié)議,蔣承諾在電視劇播出同期才會出版、發(fā)行小說。電視劇定檔11月末,而蔣搶先將其小說出版發(fā)行,毫無疑問蔣違約了。出品方在電視劇播出前耗費大量財力進行宣傳,使《羋月傳》知名度提高,蔣搶先出版小說,引得讀者紛紛提前購買觀看,這變向也是在搶占出品方前期宣傳的勝利果實。
關于改編權爭議,倘若蔣能證明自己在開始編劇前,已獨立創(chuàng)作完整部小說,且后期其編劇的思路也是源于其小說,則對其十分有利。反之若王能證明,蔣后來出版的小說極大地借鑒了王劇本的創(chuàng)意,蔣小說的原創(chuàng)性、改編權則會受到極大質疑。筆者在觀看《羋月傳》時發(fā)現(xiàn),片頭曲已醒目標注“本劇根據(jù)蔣勝男同名小說改編”,如此看來,出品方已就改編權問題同小說原作者達成了妥協(xié)。
《夏洛特煩惱》故事被指全篇抄襲,怎么判定?
2015年11月10日,開心麻花、新麗傳媒、彭安宇、閆非將楊文(“影畫志”公眾號所有者)訴至法院,認為其所作《炸裂!居然全片抄襲了導演的舊作!》歪曲、捏造事實,而《夏洛特煩惱》(以下稱“夏”)創(chuàng)作不存在抄襲、剽竊《佩姬蘇要出嫁》的情況,其行為嚴重侵犯了主創(chuàng)們的名譽權,遂要求其刪除涉案文章、公開致歉并索賠221萬余元。
不同于瓊瑤訴于正案,這次沸沸揚揚的《夏》案是以名譽權之訴進入司法程序。姑且不論名譽權,案件癥結在于《夏》能否構成抄襲。
《著作權法》并沒有抄襲的概念,只提到了非法“復制”、“改編”、“剽竊”,更沒有認定的路徑。雖國家版權局在《關于如何認定抄襲行為給某某市版權局的答復》中指出,剽竊和抄襲是同一概念,并將抄襲分為原封不動的低級抄襲和改頭換面的高級抄襲,但遺憾的是也沒有識別的標準。
在司法實踐中,認定抄襲應從“接觸”和“實質性相似”兩方面考察?!敖佑|”即是指涉嫌抄襲方如果得以證明之前并沒有接觸過被抄襲方作品的“獨特性表達”,即可免除嫌疑,像閆非的微博聲明“我和彭大魔都沒有看過《佩姬要出嫁》”即可作為一種“接觸性”抗辯。但是只有在抄襲未發(fā)表的作品的情形下此抗辯才有說服力?!皩嵸|性相似”才是更重要的標準,在“瓊瑤訴于正案”的終審判決中,可以看到法官以“表達性元素的關聯(lián)性”和“受眾的欣賞體驗”來具體分析了9個相似情節(jié)?!断摹钒钢幸策m用。
隨著國產IP迅速升溫,會有更多的《夏》角逐市場。對于影視作品是否涉及抄襲的討論也將愈演愈烈,亟需更清晰的法律和更深刻的實踐。
來源:虎嗅網
作者:娛樂資本論
編輯:IPRdaily 王夢婷
文章不錯,犒勞下辛苦的作者吧